
要确保 “十五五” 规划的有效实施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完善规划体系
明确规划功能定位:以 “十五五” 发展规划为统领,明确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导向作用,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围绕总体目标协同发力。
理顺规划关系:建立以发展规划为统领,空间规划为基础,专项规划、区域规划为支撑的统一规划体系,确保不同类型规划在目标、任务、项目等方面相互衔接,避免冲突和重复。
严格规划审查:落实专家专业评审、国家发展改革委衔接、政府专题研究、政府常务会审议等程序,确保规划高质量制定。
健全实施机制
建立目标任务责任落实机制: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和地区,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,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、有人管。
完善主要指标年度分解机制:将规划的主要指标逐年分解,制定年度计划,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和目标,便于跟踪监测和评估。
强化重大政策协同联动机制:统筹发展规划、财政、金融等政策,形成政策合力,避免政策相互掣肘。
建立重大项目领导包抓机制:对重大工程项目实行领导包抓,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
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: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,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。同时,强化监测评估结果的应用,将评估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。
加强组织领导
坚持党的全面领导: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,确保 “十五五” 规划实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。
强化政府责任: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,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,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。
凝聚社会共识: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 “十五五” 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意义,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知度和参与度,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。

保障要素供给
资金保障: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加大对规划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投入。同时,拓宽融资渠道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规划实施。
土地保障: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计划,优先保障重大项目、民生工程等的用地需求。
人才保障: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,为规划实施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。制定和完善相关人才政策,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。
推进改革创新
深化体制机制改革: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,为规划实施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。
推动科技创新: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,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鼓励管理创新: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,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,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管理保障。
强化监督考核
建立健全监督机制: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,充分发挥人大、政协的监督作用,鼓励社会公众和媒体参与监督,确保规划实施依法依规进行。
严格考核评估: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方法,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严格考核,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、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。
此外,在实施过程中,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及时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,提高规划的适应性和科学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