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续创新文旅产品:深入挖掘古建文化内涵,开发更多以古建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项目,如在古建景区举办实景演出、文化讲座、传统技艺体验活动等。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、传说故事,打造特色文旅 IP,开发衍生的文创产品、主题餐饮、特色住宿等,丰富游客的体验。抓住康养旅游市场的发展机遇,进一步完善康养设施,推出多样化的康养服务和产品,如温泉疗养、中医养生、森林浴等,打造 “康养 + 文旅” 的深度融合模式。

在晋城体育场,来自六县区的舞狮展赛嗨翻全场。李剑峰 摄
加强宣传推广:与游戏、影视、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持续合作,通过植入晋城文旅元素,借助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,吸引更多潜在游客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,定期发布精美的图片、视频等内容,开展话题讨论、线上互动活动,如举办 “晋城文旅摄影大赛”“晋城故事征集” 等,提高用户参与度和分享度。邀请知名旅游博主、网红等来晋城体验并分享,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带动更多人关注晋城文旅。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旅游展会、推介会,加强与其他旅游城市的合作与交流,拓展客源市场。
提升服务品质: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,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,为游客提供热情、周到、高效的服务。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,包括交通、餐饮、住宿、卫生等方面,提升游客的舒适度。建立健全旅游服务监管机制,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,规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行为,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。

晋城城区“晋观中国年 烟火南大街”活动现场人山人海。 张全军 摄
丰富旅游活动:继续举办 “太行山上过大年” 等系列特色活动,结合不同的季节和节日,策划举办各种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,如春季的赏花节、夏季的避暑节、秋季的丰收节、冬季的冰雪节等。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演出、非遗展示、民俗活动等,让游客在不同的时间来到晋城都能有新鲜的体验。鼓励景区与周边社区、乡村合作,开展乡村旅游、农事体验等活动,丰富旅游的内涵和外延。
推动区域联动:加强与山西其他地区以及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同打造跨区域的旅游线路和产品。例如,与平遥古城、五台山等知名景区联动,推出 “山西古建文化游”“晋善晋美山水游” 等线路。整合晋城市内的旅游资源,打造全域旅游格局,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,让游客能够更便捷地游览晋城的各类景点,延长游客在晋城的停留时间。
注重游客反馈:通过在线评论、问卷调查、游客意见箱等方式,及时收集游客的反馈和建议,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。根据游客的反馈,及时调整和改进旅游产品、服务和管理,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。